吃胎盘,真的是大补有奇效吗?
2024-12-01怀孕管家
食用人类胎盘的做法一直在民间流行,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有不少人将胎盘视为“补品”甚至“良药”。很多产妇认为食用胎盘可以减少疼痛、增强免疫系统、加快子宫恢复,还有说法声称它可以预防产后抑郁症、睡眠障碍和月经紊乱。还有一些人认为,普通人吃胎盘也有益于健康,强身健体,甚至抗衰老。但是,胎盘这些神奇的“功效”事实上并没有获得科学证据的支持,吃胎盘“进补”也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
胎盘有营养吗?
胎盘是来源于胚胎的特殊器官。当受精卵分裂成为一个小囊胚,包绕在最外层的细胞将发育成为胎盘,而被包在内部的细胞团则发育成胎儿。胎盘是胎儿的生命维持系统,它为胎儿提供营养和氧气,同时带走代谢废物。胎盘同时也是一个分泌器官,它会合成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和孕激素等多种激素,同时富含干扰素、免疫球蛋白和各种生长因子。
看起来,胎盘的化学组成确实相当丰富,但是,这可不意味着吃了它就会有保健的奇效。
蛋白质、糖、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经常被人提及的胎盘所含的营养物质。不可否认,胎盘中确实或多或少地含有这些物质。不过,这些营养物质并没有什么特殊,平时搭配好饮食就不用担心缺乏,又何苦要从胎盘中摄取呢?
有人说胎盘中含有丰富的激素和“活性因子”,产妇产后吃可以“补充激素”、有利于产后恢复。不过,干扰素、免疫球蛋白、生长因子等都是蛋白质大分子,经过水煮或者焙干,原本的生物活性也就消失殆尽了。即使有一些大分子完好地被人吃到肚里,它们在胃肠里也几乎都会被消化水解,变成普通的氨基酸。雌激素、孕激素这样的小分子虽然相对容易幸存,但在健康状况下,机体本身就可以维持激素水平的平衡,人也不需要额外补充它们。
还有一种说法称,胎盘有益健康是因为其中富含铁,具有改善贫血的作用。胎盘中的血红素铁确实含量不少,不过其他肉类食物如猪肉、羊肉、牛肉等均有丰富的铁质,放着供应充足、卫生有保障的食物不吃而选胎盘补铁,也实在不是什么好主意。
所以,胎盘虽然不能说毫无营养,但是它在营养方面确实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吃胎盘,有用吗?
抛开成分分析不谈,吃下胎盘到底能不能对人体产生某些作用呢?在这方面,科学家们也进行了一些研究。遗憾的是,这方面的研究数据相当不充分,结果不明确,实验也缺乏严谨的设计,因此无法提供足够的证据。
在1954年,有研究者对服用胎盘的210名妇女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其中有181人的泌乳得到了促进[1]。但是直到今天,这个研究的结果也没有被后人重复出来。1980年,有动物实验指出,分娩后吃自己的胎盘可以影响大鼠的催乳素和孕激素水平[2],但这究竟意味着什么也很难说。2012年,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研究者对食用胎盘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目前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吃胎盘对人体有益[3]。2013年有研究对179名食用胎盘的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她们都表示吃胎盘后健康状况有改善[4],但这只是个人的主观报告,心理作用也无法排除。
今年(2015年),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又对过去10项有关食用胎盘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5],其中4项为人类研究,6项为动物研究。结果发现,宣称“食用胎盘胶囊可改善泌乳”的研究并不符合当前的科学标准,无法得出任何结论。而且,虽然有假说认为食胎盘行为可以缓解分娩后的疼痛,但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人类研究都还不能证明这一点。在产妇以外的人群中,吃胎盘的作用更是缺乏研究数据。基于这样的结果,科学家们得出结论,认为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食用胎盘对人有益。
食用胎盘的安全风险
事实上,食用人类胎盘不仅没有什么靠谱的健康益处,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
人类胎盘属于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我们并不能保证它符合食品的安全卫生要求。为了保持“活性”,一些人会选择生吃胎盘,或者只进行冻干处理,但胎盘中其实也会携带细菌 ,当母体被感染时,麻疹、乙肝、艾滋病、梅毒等病原体也可进入胎盘,它们都会带来安全隐患。如果是通过私人倒卖获得的胎盘,其安全性更加缺乏保障。此外,也有检测数据显示,部分地区胎盘中检出的汞等重金属含量超过了食物中的限量[6]。
由于销售胎盘存在经济利益,大量不法分子会回收并销售胎盘。不过,早在2005年《卫生部关于产妇分娩后胎盘处理问题的批复》中就明确指出:“产妇分娩后胎盘应当归产妇所有。产妇放弃或者捐献胎盘的,可以由医疗机构进行处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胎盘。如果胎盘可能造成传染病传播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告知产妇,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消毒处理,并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置”[7]。对于消费者来说,为了所谓的“健康益处”而购买非法倒卖的胎盘食用也绝对不是明智的选择。(编辑:窗敲雨)
文章作者:阮光锋 营养与食品安全硕士
文章来自果壳网
参考资料:
Placenta as Lactagagon.Soykova-Pachnerova E, et. al.(1954). Gynaecologia 138(6):617-627.
Blank MS, Friesen HG.Effects of placentophagy on serum prolactin and progesterone concentrations in rats after parturition or superovulation. J Reprod Fertil. 1980 Nov;60(2):273-8.
Mark B. Kristal ,et al. Placentophagia in Humans and Nonhuman Mammals: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Ecology of Food and Nutrition, 2012, 51:3,177-197.
Selander J, et al. Human maternal placentophagy: a survey of self-reported motivations and experiences associated with placenta consumption. Ecol Food Nutr. 2013; 52(2):93-115.
Cynthia W. Coyle, et al. Placentophagy: therapeutic miracle or myth? Archives of Women's Mental Health, 2015. 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737-015-0538-8
María D. Esteban-Vasallo, et al. Mercury, Cadmium, and Lead Levels in Human Placenta: A Systematic Review.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12, 120:1369–1377.
卫生部关于产妇分娩后胎盘处理问题的批复 http://www.moh.gov.cn /mohzcfgs /s6730/200804 /297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