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讲堂】肖莉丽:心衰患者如何居家管理?收下八条“护心指南”!
健康大河南讯:(文│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肖莉丽)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居高不下。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心脏疾病患者生存期延长,导致我国心衰患病率呈持续升高趋势。《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在≥35岁的中国人群中,心力衰竭患病率为1.3%。我国人口基数大,心力衰竭患者是一个庞大的值得关注的群体。
一、做好院外管理的意义?
心力衰竭是一种慢性、自发进展性疾病,在疾病进程中可能呈现出急性心力衰竭及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的不同阶段。在急性期,患者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需要紧急住院接受规范化的治疗。而当患者病情稳定,达到出院标准,可以居家继续治疗。
然而,目前心衰患者自我管理的现状:很多患者出院以后,不能坚持按医嘱用药,不能坚持健康生活方式,不能识别疾病发作症状,心衰的管理教育不能从医院过渡到家庭,依从性差,导致患者再住院率较高。
因此,做好心衰患者院外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够让心衰患者的再住院率及死亡率有效降低。
二、如何做好院外管理?
对于心衰患者来说,客观正确的认识疾病、及时纠正错误的生活习惯、避免加重心衰的诱因、早期识别心衰加重的迹象是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的重点。
(一)谨遵医嘱,规律服药。
按时服药是控制心力衰竭最重要的手段,可以有效减少住院和死亡的风险,同时减轻或消除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心衰患者需要遵照主管医生的建议,按时按点服药,可以使用列表、药盒等辅助提醒方式,来帮助患者每日准时服药;不要自行随意更改药物剂量;如果药物漏服了,漏服时间超过服药间隔的1/2,一般不用再服,从下一次开始正常服用就可以;感到有药物副作用影响的时候,及时询问医生,不能擅自停药。
(二)记录出入量,监测体重。
建议患者准备带有刻度的水杯、带有刻度的尿壶及本子与笔,记录24小时内进入人体内的所有液体量。包括饮水量、饮食中的含水量(如粥、牛奶、水果)、输液量等;24小时内排出体外的液体总量。包括尿量、排泄物含水量、汗量、抽出液(如胸水、腹水等)、引流量(如胆汁、胸腔引流等)。不口渴时尽量不要喝水,进食汤、果冻、酸奶等液体食物,以及含水量多的水果,如西瓜、黄瓜、杨桃、草莓、葡萄柚、哈密瓜、梨子等,都要少量、适量。
正常成人24小时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均为2500ml左右,轻中度心衰症状患者常规限制液体并无益处,建议水摄入量应<2 L/d。同时家中应备有体重仪,每日晨起解完大小便后,身穿同样的衣服测体重。如果体重在3天内,突然增加了4斤以上,需要及时就诊。
(三)监测心率,管理血压。
心衰患者家中需要常备电子血压计,每日定时监测血压、心率情况,当收缩压>140mmHg或<90mmHg时,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率增加≥15次,警惕心衰急性加重,及时联系主管医生,早期对相关药物进行剂量及服药频次的调整,从而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四)情绪稳定,睡眠充足。
心理疏导。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治疗疾病的开始,同时家庭支持也是关键。心衰患者常伴有焦虑、紧张、情绪低落、悲观,甚至抑郁情绪。家属要多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经常和患者谈心,或陪同患者到公园散步;常听一些节奏欢快的音乐,鼓励患者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保证充足睡眠。有一半以上的心衰患者伴有失眠,长期睡不好,抵抗力下降,容易被感染,心脏跟着受累,形成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建议适合半卧位,不要朝左侧睡或趴着睡;利尿剂等药物应集中在7:00-14:00使用;不要在晚上大量喝水,睡前不要喝咖啡、浓茶,不要饮酒;营造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避免亮光;温度调至18-22℃,湿度调至50%-60%;睡前1小时不做容易引起兴奋的活动,不要暴饮暴食,不吃不易消化的食物。
(五)合理饮食,营养充足。
首先,低盐饮食是心衰患者自我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轻度心衰患者钠盐的摄入应控制在2-3g/天,中至重度心衰患者应<2g/天,尽量避免高盐食品,比如酱菜、腌肉等。宜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为总则。
其次,饮食护理中应补充维生素、蛋白质及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肥胖者应控制体重,消瘦者应增强营养支持。同时少量多餐,每餐不宜过饱,避免刺激性食物。
(六)戒烟戒酒,适量运动。
吸烟可能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心衰加重;其次,会加重心脏缺血,导致心脏功能恶化。长期饮酒会干扰血流动力学稳定,削弱心脏的泵血功能,加重心衰症状。因此,心衰患者需要戒烟戒酒。
当病情稳定、在不诱发症状的前提下,鼓励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或运动(如散步、快走、慢跑、打太极等)。运动前请为患者准备舒适的鞋子,宽松、易吸汗的衣服,温开水或淡茶水。注意最好有陪同或者同伴,防止意外发生;要慢慢增加运动量,不强求一下子达到要求;家属要多鼓励、多肯定、多支持。
(七)定期随访,及时干预。
一般出院后3个月内,随访频率为两周1次,病情稳定后,随访频率改为1个月1次。随访期间明确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用药情况,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健康饮食,出现心衰加重时应及时就诊。
(八)症状监测,提前干预。
可以询问患者:昨晚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加重了吗?昨晚睡觉枕头是否要比平时垫得高,才感觉呼吸更顺畅?今天是不是感觉更加疲惫/活动后不易恢复/容易出汗?今天有没有腹胀、胃口怎样?
观察患者:活动的能力有没有下降?能走的距离是不是短了?或走不了几步就气喘;脚踝是否比之前更肿了?咳嗽是不是比平时加重了?
一旦出现上述情况,需要及时联系医生,采取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总之,心力衰竭是一个可防可控可治的疾病,需要医生、家庭和患者的共同参与,才能取得最大疗效。相信心衰患者及家属,掌握上述自我管理方法后,能够有效减少再住院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相关知识
“政协大健康讲堂”首期开讲 专家委员受“热捧”
健康大讲堂走进东丽区:如何科学用眼
“科学健康人”之健康大家谈讲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膳食十条原则
湖南举办首届护理心理健康促进和慢病管理科普大赛
健康大讲堂——糖尿病患者如何吃豆制品
健康科普讲堂∣管理好老年慢性病 这些方法要谨记
患者心理健康教育讲座6篇(全文)
【健康管理】教你如何吃出美丽 健康科普
权威共话健康:“南方健康大讲堂”圆满启动首讲“慢性病管理”
肖瘤医生:用心用力用情,让患者满意
网址: 【健康科普讲堂】肖莉丽:心衰患者如何居家管理?收下八条“护心指南”! https://www.trfsz.com/zhidaoview8844.html
推荐知识
- 17天居家隔离可以和家人在一起 3325
- 27天居家隔离和七天健康监测是 3224
- 37天居家隔离的具体要求?7天 3138
- 4黄码要居家多少天才可以出去? 2794
- 5宝宝夏季易腹泻 妈妈居家护理 2773
- 67天居家隔离和七天健康监测是 2699
- 77+7居家隔离是什么意思?7 2575
- 8广州疫情大爆发,珠海强化防控 2457
- 9新冠发病7天内身体会发生什么 2161
- 10哪些情况需要居家隔离?中疾控 1706